怎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
即使即将成大人,孩子依然会把父母视为自己的后盾。但这个后盾够不够坚固,往往就在于父母之间的关系。父母是恩爱的,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得到无形的动力;父母经常争吵、闹矛盾,孩子常常会产生极大的被抛弃感!
自习课去教室“巡逻”,别的孩子都在用心地学习,一个孩子却趴在桌子上睡觉。我拍醒他,看着他萎靡不振的样子,我“请”他课下来我的办公室。
到了办公室,还没等我开口,他就这样对我说:“老师,你别管我了,以我的成绩根本考不上好大学!”
作为班主任,我对他的学习情况非常了解,虽然他的成绩不出众,但他的思维非常独特,而且反应速度在班上也算是一流的。如果肯认真学,成绩提升根本不在话下。但令我奇怪的是,无论我怎么说,他的想法总是很悲观,他就是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,认为自己走不通学习这条路。
为了使他的悲观想法尽快得到转变,我决定对他的家庭进行一次走访,请家长与我一起做他的工作。但这次家访的经历却让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——他的悲观完全是拜家庭氛围所赐。
在家长眼中,单位要进行职称考试,这不是一件好事,因为这毕竟有被“炒鱿鱼”风险。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这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就像我所说的,家里有个高中生,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指导爸爸妈妈学习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家长每天都静下心来学习,还可以激发起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。如此看来,这个职称考试便成了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。
但现实的情况却是,家长一直盲目地朝着悲观的方面思考,在这种家庭氛围中,孩子遇事能不悲观吗?
家长们不要以为高中的孩子长大了,就不会再受家长或家庭的影响了。虽然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全盘吸收家长的思想,但谁都经不住长时间的熏陶,每个孩子都会不可避免地染上家长的“风格”。关于这一点,在多年与家长及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:在生活中,家长经常眉头紧皱,在学校里,孩子就会常常唉声叹气;家长经常用笑容和积极的想法面对一切,那在孩子眼中,根本就没有能难倒他的事情……
怪不得上述那个孩子的悲观情况如此“顽固”呢!即使我在学校里向他传达10种积极乐观的信息,也抵不住家长那几声悲观的叹息。所以,每次开家长会时,我都会向家长们传达这样的观念:每个孩子都是从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,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孩子!不要总是埋怨孩子懒惰、悲观、不积极,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在你身上也许都存在,因为他们就是镜子里的你!要想比孩子更优秀,你必须给他们营造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。
虽然大多数家长在学习上给不了孩子太大的帮助,但却可以给孩子做热爱生活的榜样。每天放学后,看到我们快乐地做饭、愉快地交谈,孩子愉快地做着自己的事情,如,听一段英语听力,打电话问候一下同在为高考备战的好友。在很多时候,他甚至还能把这种愉快的情绪带到学校、带到与同学的交往中……总之,即使身处压力巨大的高三,他也会对高中的一切都充满着热情。
另外,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说,父母是否恩爱也决定了他对待周围一切事情的态度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我就经常会遇到这种类型的孩 子,可以说他们不善交际,也可以说他们是在逃避与他人交往…… 我曾多次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,但结果都不太乐观,有些孩子还明确地对我说:“人与人之间除了勾心斗角就是相互欺骗,太险恶了!” 究其原因,这些孩子之所以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,几乎都与家长关 系不和、经常争吵、闹矛盾有很大的关系。
在生活中,每对夫妻之间都少不了磕磕碰碰,有了矛盾就该解决,如何解决呢?争吵、打闹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!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,在你周围有一个人生观、价值观正在定型的孩子,你们所营造的氛围将会影响他对人生的看法。
孩子上大学时,有一次我与他聊起未来,他想都不想地就对我说:“我将来一定要找一个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的人来共度人生,就像爸爸妈妈那样!即使过得很平淡,这样的生活也有意义!”想了想 他又认真地对我说,“说实话,我非常感谢你和爸爸,正是你们为我创造的良好生活氛围激励着我一点点地进步!”
的确是这样的,即使即将成大人,孩子依然会把父母视为自己的后盾。这个后盾够不够坚固,往往就在于父母之间的关系。父母是恩爱的,孩子就是幸福的,而且还能从父母身上得到无形的动力;父母经常争吵、闹矛盾,孩子常常会产生极大的被抛弃感!一个时常被抛弃感包围的孩子常常会因动力不足而对自己失去信心。
所以,为了孩子,也为了自己的幸福,每对父母都有必要巧妙地处理好夫妻关系。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我的做法,与对方达成协议,不管遇到天大的事,绝不在孩子面前争吵。也许放一放,那些小矛盾就会自动消失了呢!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